漫长的季节

大陆剧大陆2023

主演:范伟,秦昊,陈明昊,李庚希,刘奕铁,蒋奇明,刘琳,史彭元,侯岩松,林晓杰,王佳佳,杨一威,唐曾,张帆

导演:辛爽

 剧照

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1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2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3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4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5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6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13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14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15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16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17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18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19漫长的季节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30 04:50

详细剧情

  小城桦林,此时,出租司机王响(范伟 饰)做梦也没想到,他还有机会遇到一个他此生最想遇到,又最怕遇到的人。是仇人还是故人?遇到了,就得有交代,给自己,也给儿子。  小城桦林,彼时,火车司机王响意气风发,开得了二十挂的钢铁巨兽却管不好鸡毛蒜皮的三口小家,工厂摇摇欲坠,危机处处紧逼。  一包身份未明的碎尸像一块石头砸在桦林的水面上,也砸在王响的头脑里,这片涟漪一荡就是20年,荡到秋叶泛黄,从未停歇。  迷失的父亲,死亡的恋人、重逢的老友,因一个未解的谜题被困在三个不同的时代里,只为追寻一个跨越了过去、现在、未来的真相,当谜底揭开时,时空融为一体,在漫长的季节里只剩命运的挽歌。

 长篇影评

 1 ) 《漫长的季节》导演辛爽对谈分享:以老人的视角去讲一代人和他们的一生

最近在腾讯视频热播的生活悬疑剧《漫长的季节》,豆友们有在追吗?目前仅播出五集,就已取得豆瓣9.0的开分,足以证明其品质和口碑。

本剧的导演辛爽,曾凭借其执导的《隐秘的角落》而被大家所熟知。精致的配乐、电影质感的镜头语言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时隔3年,辛爽带着新悬疑剧《漫长的季节》来了。

《漫长的季节》以舒缓悠哉的生活流气质与紧张悬疑的叙事节奏,放眼讲述了一座横跨近20年历史的北方小城“桦林”里,几个家庭发生的一系列意外故事。

上周二(4月18日),我们组织了一场《漫长的季节》超前观剧活动,有幸邀请到辛爽导演出席映后对谈。虽然只看了第一集,但真实且细腻的时代还原、演员自然生活化的表演、扣人心弦的悬念制造,以及剪辑、配乐上的巧思,已赢得现场观众的掌声一片。

因为这次对谈,导演分享了不少创作上的干货,我们特地成文字分享给各位正在追剧,以及准备追剧的小伙伴们。希望对大家理解导演创作意图有帮助。

【以下内容整理自我与导演辛爽的映后对谈】

Q:阿德 A:辛爽

01·以老人的视角去讲一代人和他们的一生

Q:能否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您这次创作《漫长的季节》的初衷?

A:刚看到这个剧本时,我就被吸引了。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老年出租车司机,他想解决自己人生的问题。当时拍《隐秘的角落》,是从三个小朋友的视角说故事。这次能在一个新的故事里找到一个新视角,还挺有意思的。

《隐秘的角落》的故事我其实讲得没太过瘾。故事发生的时间段只有一个月,小巧的故事只能讲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或者人和家庭的关系,毕竟它跨度没那么大。但这次让我兴奋的是,我以老人的视角去讲一代人和他们的一生。跨度变大了,可讲的东西就更多了,如人和世界的关系、人和命运的关系。所以这个主题对我来说特别有挑战。

Q:看第一集不难发现,浓浓的生活质感扑面而来。本剧此次主打的也是生活悬疑。那么在类型创作上,您遇到了哪些不一样的挑战?又做了哪些尝试?

A:乍一看生活悬疑这个概念,极易理解成生活、悬疑两种类型的组合,但这并非我们的创作逻辑。我们的逻辑就跟之前开的一句玩笑话一样:“如果让拉斯·冯·提尔去拍《马大帅》,会是怎样的效果?”我们想用一种生活化的视听语言,去处理故事中的犯罪材料,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感受。

Q:除了生活质感外,厚重的人文关怀、时代的特征也不可忽略。您又是如何在一个悬疑推理故事中融入这些时代表述、人文关怀的呢?

A:所有故事中,人永远是最重要的。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下,即使发生在任何地方,故事的本质都是在讲人是如何与一些力量相抗衡,而抗争的对象可以是内在的自己,也可以是外在的他者,抑或是更抽象的命运。

02·东北是有一年四季的

Q:《隐秘的角落》故事背景放置在广东湛江,《漫长的季节》的故事发生在东北。地域的选择在创作上有何考量?

A:我是东北人,处理起与东北相关的故事,相对会得心应手些,比如对台词的把握、氛围的营造等。之前我们在影视作品里看到的东北,通常是下着雪,肃杀极寒的样子。

可我很想证明的是,东北也是有四季的。(笑)其实,我并没有想复原刻板印象里的老东北,而是想呈现出我脑子里东北的样子,那里也可以五光十色,天也可以很晴朗,大家都积极地生活着。

Q:范伟老师、秦昊先生都是辽宁沈阳人,剧中的他们没少用东北话来丰富角色。在您看来,不管是王响还是龚彪,您觉得他俩体现了东北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A:王响和龚彪是典型的东北人性格,而东北人性格里有一个很好玩儿的点,那就是乐观。很多特别沉重的话题,经他们的言语一加工,便会被一种很乐呵的方式消解掉。这一特点和《漫长的季节》中角色身上的特征相接近。

我想让大家看到一群特别乐观积极的、面对自己生活的人。虽然生活可能已经变成一片废墟了,但我们还是可以乐乐呵地去笑面苦难。

03·物理特效化妆,必须得做!

Q:第一次看剧时,秦昊老师出场那段我都没敢认!他是为这个剧增肥了吗?还是采用了一些特殊的化妆技术?

A:此次我们采用的是物理特效化妆技术,并没有增肥,他真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帅,请大家放心。(笑)做完造型,反正他自己用面部识别功能解锁手机时失败了。

关于物理特效化妆这块,大家其实也并不陌生,《鲸》《至暗时刻》等电影作品都使用过特效化妆来塑造人物,但在剧集里这么大范围、大规模地去应用特效化妆,实属罕见,毕竟难度挺大。但为什么我们还要做这种尝试?

很多观众会很熟悉范伟老师、昊哥(秦昊),所以我们这次想要卸掉观众对他们之前塑造过的角色的印象,所以就采用了物理特效化妆。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我们不能把物理特效化妆理解成通过这项技术将角色“做老”。“老”不是我们想要的概念,故事想要传达的是变化,是时间在人身上留下的痕迹。

04·章回体叙事暗藏玄机

Q:第一集采取了一种章回体的叙事方式,片名也出现在结尾,感觉蛮有新意。这种叙事方式还会出现在后面的剧情中吗?

A:章回体其实是在文学作品里会比较常用。第一集像是小说的序章。我在第一集用了这个手段,目的是想让观众形成一种看小说的感受。

第一集中,有三个不同时空、不同故事线索,这三个故事都各有各的主题。后续故事中,三个故事特别像三条多米诺骨牌,第一集就像一张推动三条故事的骨牌,最后它们会在一个点上相遇。再往后还有两个部分,我会在结构上面做一个反转。

Q:《隐秘的角落》时,丁可老师的音乐就让人印象深刻。此次《漫长的季节》配乐又是丁可老师,此次丁可老师以及您在配乐上做了哪些新的尝试?

A:因为观众对《隐秘的角落》里配乐的喜好,所以丁可这回压力非常大。这次在音乐创作上,我们找了一个支点。因为桦林很像西部片里的小镇,所以我们在音乐上用了很多特别传统的材料,比如说布鲁斯、Spin、放克等,并在这些传统材料上做了一些变形,试图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Q:我们也看到班宇老师也参与了剧本创作的工作,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他在这部剧的剧本创作阶段主要负责哪些部分的内容?

A:我刚开始想要调整剧本的时候,班老师就过来跟我开会了。调整剧本方向时,我觉得人物的部分还需要再放大。之前看过班宇小说的观众应该知道,班老师其实特别擅长刻画人物。当时我希望他过来帮我做人物方面的拓展。后来他帮我出了第一稿大纲,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故事就是用班老师的第一稿大纲为雏形形成的。

05·关于结尾:过去,现在,和未来

Q:海报里范伟老师饰演的王响是闭着眼的,这里面是暗藏什么玄机吗?

A:我很想说,但我不能说。(笑)大家看到第12集,就自然会明白了。

Q:第一集结尾吃饭那场戏,印象特别深,把三个时空以蒙太奇的方式代入进来,最后也留下一个悬念。这是非常电影化的处理。这块为什么会这么处理?

A:大家从海报上其实也可以看出,我们是想把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个时空圆融在一起的。创作的时候,头脑里这三个故事同时发生,但没办法,因为剧是线性的,我只能一点一点展现给大家。但我们能通过一些概念,让观众感受到这三个时空时不时就会重叠在一起。

(整理 by 思路)

 2 ) 结局封神

恭喜《漫长的季节》,成功躲开神剧多烂尾的诅咒。

看完第12集,我身心舒坦。

烂尾剧通常高开低走,是因为只会挖坑不会填,《漫长的季节》会挖坑,也会填坑。

比如,我在昨天就分析过,第1集就已经为龚彪之死埋伏笔了。王响评价龚彪的车“泡过水,发动机大修过”,这辆车的过去,也是它的将来。

《漫长的季节》没有给龚彪死里逃生的机会,坚持将现实主义坚持到底。

第12集,殡仪馆的情节证明,龚彪的死,更像是一场意外,而非谋杀。根本原因是,龚彪开车不看路,是个随机事件。归根结底,龚彪死于不专心开车,而郝哥派人撞死龚彪的可行性实在太低。

龚彪的死让人叹息,但是,这样的死,更能彰显命运的悲剧色彩吧。主动离婚,成全爱人,他觉得自己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好人。买彩票获大奖,他终于得到命运之神的垂青,在他自我感觉最良好的巅峰时刻,他迎来了死亡。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秦昊可以去做交通规则的公益公告了,广告文案就用《流浪地球》里的台词,“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再者说,丽茹和龚彪只是过不下去,她不是害死武大郎的潘金莲。她对龚彪是有真感情的。

证据是丽茹洗好毛巾,还特意将毛巾放在脸上。这个动作有些莫名其妙,但我们能明白,丽茹想要测试一下毛巾的温度。此时的龚彪已经是一具冰冷的尸体了,丽茹却能这样做,这种行为就是爱的证明。

丽茹说,龚彪最爱看她笑。这个也是在呼应第11集。龚彪和丽茹争吵,他抄起家伙,准备搞事情。当他看到丽茹笑盈盈的脸,他的心立刻柔软了。

丽茹是他的软肋,只要她能开心,他可以做任何事情,哪怕和他离婚。

龚彪丽茹的婚姻线是悲剧,王阳和沈墨的爱情线也是悲剧。

王阳和沈墨的名字像水与火,黑与白,王阳的明亮照不亮自己的人生,沈墨的腹黑也不能让她重生。

小凉河大桥上,王亮多半淹没在阴影中,像是进入了无间地狱,沈墨的脸上充满亮光——她有一种重生后的喜悦。

王阳的死因用的是迷影梗。《泰坦尼克号》中,Jack救了想要跳水自杀的Rose,后来杰克死在了水中。

王阳为了救下跳水自杀的沈墨,他也死在了水中。

沈墨将真相告诉王响后,就有了死的念头。翻车后,王响积极救援,沈墨一动不动。后来,王响拼尽全力将沈墨救出后,车突然爆炸,沈墨身手矫健,扑在王响身上。

这个动作说明,被困在车里的沈墨,在等一个车毁人亡。她被王响救出后,又担心王响出事,因此愿意当王响的人肉盾牌。

救王响,这是沈墨距离梦想最近的一次。

在1998年,沈墨和王响在桦钢约会,四月的阳光散发着温暖的气息(不是秋天,当时《泰坦尼克号》刚刚上映)。沈墨穿着红色外套 ,王阳挎着红色包包。情侣之间的小心思,在相似之处感受到柔情蜜意。

在铁轨上,这对恋人共同度过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她们谈论了各自的梦想,王阳想做一名诗人,沈墨想做医生。

王阳的诗,成为了日记本里的秘密。而沈墨没有成为医生,却在医院亲手杀死了大娘。

她们俩都没有成为想要成为的人,没有得到她们想要的人生。

年少时,我们都会有歌德一样的乐观吧,相信自己有一柄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的手杖。长大后,却发现我们的手杖柄上写的是卡夫卡式的悲观“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

被障碍粉碎的,还有富有英雄气质的马德胜。

马德胜是案件侦破的最大功臣,然而,此时的他已经是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脑血栓患者了。

他主动脱下了警服,是少年意气对体制要求的愤怒。马队适合做“以武犯禁”的英雄侠客,而难以成为像李群一样的官僚。

当马德胜猜中案情的来龙去脉后 ,李群叫他“马队”。

李群叫马德胜“马队”,要么是发迹前,下级对上级的称呼,要么是发迹后的客套。

但是,这一次,我们能感受到李群的“马队”,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在马德胜面前,他是一个小兵。

成年人的高级表达,总是这么含蓄。不需要那么多华丽的辞藻,一个称呼胜过千言万语,会心之人能心领神会。

马德胜和李群命运的起伏,似乎用的也是影迷梗(这个只代表个人意见)。

马队被处分,是因为他在蔬菜大棚里殴打沈墨大爷(沈栋梁),而李群的扮演者唐曾在《幸福到万家》中,就凭借蔬菜大棚成功逆袭。

如果马队没有蔬菜大棚打人这一出,他就是未来的局长。对李群来说。蔬菜大棚也是他的福地啊。

马德胜患病后,去警局开会,落座后还找小李。马队有只叫小李的狗,原来这是在阴阳李群呢。

好吧,我的反射弧有点长,大结局了才发现这个梗。

下面说一下王响。

王响到底有没有死?大家见仁见智,我倾向于没有死。

请注意,玉米地里躺着的是穿红色毛衣的王响。

或许有人说,可以不可以理解为,捉拿沈墨,就是王响临死前的幻想呢?这也说不通,在第一集中,王响为了追凶,确实来到了玉米地,那时候的他穿的是浅蓝色衬衣,而非红色毛衣。

我认为躺在玉米田里的王响,真实的意义是王响的新生。那个喜欢回头,不往前看的王响已经死了,现在的王响是一个不回头,往前看,好好过日子的幸福小老头。

他有个爱人叫李巧云,有个儿子叫王北。他在1998年破碎的三口之间,在2017年又得到了。

巧云没有和眼镜男在一起,再一次证明了辛爽的恶趣味,《隐秘的角落》中,刘琳和林鹏饰演的恋人没有在一起,《漫长的季节》中,依旧如此。

《漫长的季节》结束了,然而,像《漫长的季节》这样的人生能结束吗?

这部剧开播以来,很多人对官方海报感兴趣。比如说,海报上有一张没有人坐的椅子,这个人是谁呢?

我看到一个让人细思极恐的回答,这个空椅子可能是每一个人,我们是《漫长的季节》的观众,也可能成为里面的主角。

是吧?

希望不是。

 3 ) “桦林”本地人的一些感想和案情推测

开篇就看出是辽宁,“铁西”就在我们隔壁区。“桦钢”到底是本钢还是鞍钢先不纠结了。写个长评,先对剧中的地域表达感概一下。至于对案情的猜测在后半段。

做为一个沈阳人,想说王阳成长的家庭经历真的不要太典型。

在东北,几乎不存在任何宗族观念,但集体意识比全国哪个地区都强。王阳的父母都是国企员工,没有什么文化,更没有什么远见,理所当然的认为孩子将来只要和爹妈一样进厂拿铁饭碗,走和自己一样的路就能过得很好。对高学历、高薪基本是比较无所谓的态度。另外出去做生意是不可能纳入考虑范畴的,个体户在他们那代人眼里赚得再多也“不体面”。

这段描述 说的不就是我父母么😂

生活在这样家庭的孩子通常本质不坏,大都善良单纯,但对社会的险恶完全不了解。在家属院儿里度过成长期,不知天高地厚也无法分辨妖魔鬼怪。不想和庸碌的老爸老妈一样,但又不知道朝什么方向努力,急于向父母和社会证明自己。他们这摞白纸遇到什么人就染上什么色,未来是前途光明还是一片黑暗,只能看运气。

而90年代的下岗潮无疑也是东北职工家庭的至暗时刻。

这不单单是失业的问题,对于信奉集体主义的人来说,信仰崩塌的打击是毁灭性的,而且是身心俱毁。唯一能够引以为荣的几十年的职业生涯旦夕之间被全盘否定,工人阶层对学校、工厂等一些社会权威组织机构不再信任,产生嫉妒、仇恨、报复、消极的心理情绪,也自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治安危机。小偷小摸甚至拦路抢劫的人越来越多,涉足黄赌毒以“糊口”和逃避现实的人群也开始逐渐浮现在明面上。最穷凶极恶的“刨根”受害者高达数十人,仅仅是为了抢劫财物。

图中这句台词,东北80后小时候哪个没被家长念叨过。90年代东北的晚上,大街上向来空无一人。

所以王响十八年前明明身体都招架不住却“招之即来”地协助侦破命案,十八年后和几个兄弟组成“老年侦察队”亲自查找凶手就很好理解了。前者是为了给自己争取保住工作的机会,后者是对集体彻底绝望后的个体出击。

剧中穿插叙述前后十八年的两起主要事件,对比着主角团的人生轨迹和外形变化,难免让人长叹一声。

这特效化妆技术是不是太牛了一点

但即使是这样沉重的时代背景,全剧的基调还是比较轻松搞笑。看之前有刷到说这部剧略恐怖不敢晚上一个人看,我个人是一点没觉得。反而觉得这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对于凶案剧无能的观众来说也太好接受了。没有过于压抑的感觉,又穿插了比较密集的笑点,真实性、艺术性和娱乐性都很强。导演的功力真的深厚。而演员这一块,“狂飙演技”我都说累了,不愧是影帝影后级别。

抓假车牌贩子这幕真的是笑出眼泪,配合演员的东北口音,截图这会儿功夫都忍不住笑出声。在第四集33分50秒,一定要去看有声的。

———

关于案情的一些猜想:(主观猜测,欢迎打脸)

首先死者可能不是沈墨。王阳在案发后一直战战兢兢,明显是知情的。第七集末尾王响还在他床底下翻出了沾满血渍的防护服。

加上抛尸者之一就是沈墨弟弟。

耳朵上的助听器

如果沈墨真的失踪了,他们两人不可能是这个态度,本来就胆小的王阳更不可能不配合警方调查。而尸块中出现了沈墨的“四纹小指”,沈墨学校的食堂饭卡等可以证明身份的物证,可能是一个烟雾弹,说明沈墨想让别人,特别是熟知她的“四纹小指”特征的养父母,认为她已经死了。并且分尸者(之一)就是她。关于这一点剧中做了很多铺垫:一、她是医学生并有多处她正在学习人体骨骼结构的镜头。二、她其实和她弟一样是狠人,这女孩是典型的外柔内刚,是被养父逼上了绝路。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剧中也交待得很清楚——她和她的禽兽养父就必须拼个你死我活。养父已经把强迫她拍的内衣照贴到她学校的公告栏了,沈墨是想用这种方式让自己“被消失”,以获得真正的自由。

而死者究竟是谁,大概率跟和钢厂厂长勾结的不良港商有关。这种灰色地带里最不缺的就是身分不明的年轻女孩。但我觉得这些孩子倒未必会杀人,很有可能是刚好撞上了什么事故或事件,利用了死者。王阳熟悉桦林市的高热炼钢设备、铁路和水路,就跟开头马队长说的一样,别人把不着这里的脉,但在这生活了十八年的王阳可以。

所以我倾向于王阳也还活着,并很有可能和沈墨一起。前几集和第七集有个呼应的跑进玉米地的细节,很可能就是王阳,相信这剧不会有无意义的对照。

啊,这一天一部小型电影的节奏真的很爽,期待今晚的剧情。

 4 ) 有种悲剧是小镇美女

国产电视剧挑选女主角,尤其是美女人设的女主角,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审美标准:清冷、 白净、单纯、幼态。清冷代表着她在她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有着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姿态,她可以是受欢迎的,但必须是让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在接下来的爱情戏中天时地利地为男主角免除了雄竞烦恼;单纯意味着她涉世未深,起码对情爱一窍不通,在危机面前能够给旁人提供英雄救美的机会,也能在简单的求爱面前轻易芳心萌动;幼态则是近十年以来国产剧才频繁出现的通病,或许是因为只有女主角在外形上长得足够幼态才能够承托出男主角的男子气概——毕竟我们都知道气概这种东西不是人人一米八就能演出来的。20多年前高圆圆在《十七岁的单车》里演一个纯情甜美的高挑女高中生,在自行车链坏了的时候会娇滴滴地抬起她的大眼晴请求身板瘦弱的男主角帮她修车,这样的搭配放在今天也依然毫无违和感。但是如果是同样的当年的高圆圆,搭配现在任何一个年轻男演员,怎么看都很难产生火花。

在高中或者大学谈过恋爱的人都知道,年轻男生的吸引力,外表因素可能只占据了30%,那种小男生才独有的不顾一切的热情和天不怕地不怕的安全感才能勾勒出初恋的风风火火。早年的李亚鹏和夏雨走的都是这样的路线,他们的外貌谈不上出众,但演员本身散发出来的荷尔蒙可以让观众坚信任何类型的女人都有理由爱他们爱得顺理成章。可惜现在的年轻男演员或许被保护得太好了,有演员功力的问题,也可能因为他们的偶像包袱包浆了少年气质的原始本能,在他们的身上观众只能用显微镜找荷尔蒙,用人设和外貌装点男主角的吸引力,只能搭配幼态女演员增加小鸟依人的匹配感。

电视剧女主角的选角类型变得越来越狭窄,我们很难再看到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成熟诱惑的宁静或者《有话好好说》里利落不羁的瞿颖这些类型的女主角了——连《漫长的季节》里沈墨的选角也不免落俗。宁静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同样演的是大学生,放在《漫长的季节》里,沈墨见了她都要叫她一声姨。好在导演和编剧在沈墨的人物塑造上下足了功夫,让她的人物形象和一切行为动机都在剧中变得合情合理起来。

纯情女主在电视剧里容易扁平化,大多数时候她们在影视作品中只是一个稀释剧情雄性浓度的美丽的符号,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被保护或者拯救。沈墨的出场是她提着行李刚下大学校车,笑容阳光灿烂,和坐在路边无所事事听自怜自哀的音乐的王阳形成了鲜明的的对比。后来她去维多利亚找工作,经理批评她看起来太稚嫩了,打扮也不够成熟;打工弹琴的时候被客人欺负,镜头一转就有一群混混帮她在暗地里报仇。辛爽像是吃透了观众对这类女主角的刻板印象,在剧情一开始就怎么刻板怎么来,让她穿纯白花边裙弹世界名曲,让她被客人欺负的时候表现出傻得耿直的刚正不阿。

随着贯穿本剧主线剧情的桦林碎尸案慢慢浮出水面,沈墨简单粗暴的角色形象也让观众很难不怀疑她就是碎尸案的死者。这部剧前期的看点是秦昊和范伟在插科打诨中推进剧情,东北人妙语连珠的搞笑对话可以让人勉强忽略沈墨略显俗套的纯情女主桥段,连秦昊亮黄色的大肚子都比沈墨的情节更有看点。反而到了剧情中期,观众对插科打诨的对话耐受度逐步开始降低时,沈墨大爷大娘的出现立刻为这个角色带来了极致的反转——我们才知道那天她笑容灿烂的下校车是因为她终于摆脱了控制她身体和自由的家庭、她白得浪漫的礼裙实际上是大爷性剥削她的枷锁,而她之所以有勇气反抗客人,也是因为她早就受够了屈辱。我们都知道,国画里的留白是由墨汁画下的图案衬托出来的,所有一切在观众和旁人看来纯白无邪的表面,实际上都是以沈墨隐忍至今的痛楚为代价。

和沈墨同在维多利亚工作的陪酒女殷红也只看到了她的白。她为了博取沈墨的同情和信任,讲了自己悲惨的往事,随后把沈墨献给金主,满不在乎地认为她在给沈墨创造改变人生的机会。殷红在选角上和沈墨的外貌极为相似,有着同样痛苦的过往和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念。她们同属于古往今来最具悲剧色彩的小镇美女,从出生起就被无数双眼睛盯着。

男性作家最爱描写小镇美女,她们在文学和影视作品里可以被合理化地“规训”,在地域封闭、思想封建的小镇中,她们因为比别人更容易受到关注,也会被迫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更多的束缚。余华在《兄弟》的开篇就描写了一名小镇美女林红,上厕所的时候被李光头偷窥,其后关于她身体的谣言就传遍了整个村庄。没有人在乎林红的尊严和感受,但村里所有的男性都把偷窥犯李光头视为英雄。女性在一个不平等的环境中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没有人会把她视为是和自己同等的个体,女性的需求、尊严和自我都是次要的,她的价值是被他人赋予的。在小镇里,获得美女最方便的途径就是羞辱她,想尽办法贬低她的价值,把她们拉到和自己同一水平线上。成为小镇美女就意味着必须时时刻刻活在他人的凝视和意淫当中,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成为性诱惑的罪状。她们被人要求做人单纯,但整个社会都对她们有不单纯的臆想。沈墨的大爷给她买白裙子,把她打扮成纯洁的洋娃娃,是为了满足自己恋童的私欲;殷红在酒场上可以豪饮讨金主欢心,好不容易遇见一个愿意给她一掷千金的主,却发现自己只是一个被利用的工具。女性的假装单纯与假装豪迈都是一种自我保护,为的是能够在这个由男性意识主导的社会下,或以逃避或以顺从的方式从而更好地生存下去,这种假装最后都会发展成一种自我洗脑,一辈子可能就这样以不甘不愿的方式过了下去。小镇美女没有主动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力,唯一的出路只有逃离小镇,逃离被社会束缚灵魂的阴影。当沈墨第一次对大爷作出反抗以后,大爷对她进行了身体和尊严上的虐待,而沈墨的尊严恰恰是大爷在此之前从不在意的。

最可悲的是来自于同性的施压,沈墨身边的女性无一例外地都成为了共同的施暴者:沈墨的大娘在明知大爷性侵沈墨的情况下装聋作哑;沈墨的室友们在排挤她的过程中加剧了谣言的散发;殷红本来可以成为沈墨在维多利亚唯一的朋友,却出于妒忌和对金钱的诱惑出卖了沈墨。她遭遇的暴力是整个社会自上而下的打压,她们负责随波追流地把她往陷阱的方向推一点再推一点。

一点一滴的压力加剧了沈墨人物个性转变的进程,她的完全转变发生在分尸完的天台。这个时候她终于从束缚她的东西里爬了出来,有机会找到自我的时候,她在桦林的夜空下已经满脸鲜血。小镇美女的悲剧实际上是女性普遍面临的现实悲剧的一个缩影,女性从小就被要求成为一个单纯、顺从、轻声细语的讨好型角色,就是让女性自愿被命运支配,这也导致了她们在与命运搏斗的时候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整部剧里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是在最后一集,张静初演的成年版沈墨像一个幽灵一样飘到大娘的身边,幽幽地悉数大娘过去假装视而不见的罪状,她一字一句地说:“你是觉得,不说话,就是一个好人了,是吗?”或许出于恐惧,或许出于身体原因,大娘始终用沉默回应这句质问,使得这句台词就好像也在同时质问观众。和沈墨童年经历相似的事件曾经一次一次地发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悲剧面前保持沉默就是在助长更多的加害者犯罪的可能性,不要追问受害者“为什么不早点说出来”“你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不抵抗”,问问为什么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只被教导成一个毫无抵抗力的纯白的人,在面对侵害的时候却要求她能够独立抵抗整个社会给她造成的困境。

沈墨在这部剧里成为了一个让人恨不起来的恶女,有些评论还认为演员李庚希的狠劲还不够到位,沈墨后期应该更狠一些才更刺激。有些演员在演恶人的时候会呼吁观众不要过度代入,事实上如果一个电视剧真的能够让观众真心实意地代入现实,那就说明它能够触动人的观念,就是成功的。沈墨在剧里的最后一幕,与王响走向了截然相反的方向,前者解决了多年以来的积怨,坦然地面对自己亲手造就的命运;后者找到了长久以来一直苦苦寻求的那个答案,完成了二十年前当破案英雄的愿望,归隐到自己的生活里去。这对两人来说都是最好的结局,对国产电视剧来说,不完美、不纯白的墨色女主角应该更多一些。

 5 ) 《漫长的季节中》中的高级隐藏副本:傅卫军的供词到底是什么?

全剧终,“向前看、别回头”的呼唤还萦绕在耳边,一个在剧集后半部始终困扰我的谜题直到这一刻还是没有解开,这也许才是导演为我们所有人留下的高级隐藏副本:傅卫军当年的供词到底是什么?

漫长的季节

当年提审傅卫军的是李群,马德胜因为殴打沈栋梁受到处分正好没有参与,而这个对立直接导致马德胜的辞职,这个在剧中是表现出来的!

马德胜的辞职

在马德胜辞职之前,其实桦林公安局已经确认破了案,李群也是因为这个破案立的功才逐渐平步青云,那问题来了,桦林公安局对外宣布破的案,是什么案?

李群被指破了大案

其实我们从后面的一些细节可以看出些端倪!首先,桦林公安局认为自己破的案,就是追回那张80万元汇票的案子,既和殷红的碎尸案无关,也和卢文仲的绑架凶杀案无关,充其量只是宋玉坤侵吞工人安置款这一案件中的分支。这张汇票追回,则宋玉坤案就完结了!殷红的尸体在相当长时间里都被认为是沈墨的,傅卫军是沈墨的弟弟,关系又很好,这个案件基本不会被怀疑到!卢文仲早被挫骨扬灰了,没有尸体又怎么会有凶杀案?

宋玉坤对于桦林来说远比杀人犯重要

所以傅卫军很可能被李群视为卢文仲的马仔,干的活就是帮卢文仲取钱!其实当年李群的打算是把卢文仲和他的手下一网打尽,我们看李群在安排抓捕的预备会上,做的打算就是抓住所有人而不是一个人,而这个所有人就包括了卢文仲!

抓捕准备会

我们可以想象,当傅卫军被捕后,发现所有来自李群的质问并非关于两起杀人案,而是只是针对卢文仲,尽管自己愿意为了姐姐慷慨赴死,但似乎完全没有必要!李群已经为自己设计好了人物背景和台词,自己只要跟着李群的设定按部就班走,最多也就是个扰乱金融秩序罪或者诈骗罪,加上在松河砸伤沈辉手臂的罪行,按照1998年的情况,有期徒刑在20年左右!

傅卫军被捕

以上这个推断有两个论据可以支持:1.傅卫军牵扯到任何一起凶杀案都必死无疑!2.直到傅卫军病死狱中,警方始终认为被碎尸的是沈墨。当然,我们也必须说,作为一个老刑侦,李群对于这个案件的审理并非没有疑问,他在烧烤店里对马德胜的原话就是:我知道这个案件你没过去,我和你一样,我也没过去!

李群其实知道有问题

那李群当年匆忙结案的原因在哪里呢?大家可能不能明白东北那块当年的情况。在东北某些地方,一个企业可能就是当地的全部,所有的民生就是围着一个企业转,动不动就牵扯到几万人、十几万人。片中的桦林就是这样,桦钢就是桦林的全部,相比成千上万的下岗工人,即使凶残如碎尸案,也远不如安抚人心重要,这也是桦林公安局的局长始终要求马德胜全力去抓捕卢文仲、追回汇票的原因,至于碎尸案,交给上一级刑侦大队即可!

局长的思路远在马德胜之上

对于整个桦林公安局来说,对于局长来说,对于李群来说,把案子结了,追回汇票,是一种正确,这种正确对于桦林来说太重要了!特别是那张汇票,关联到几乎每一个桦钢职工的家庭,只要这张汇票可以追回,连卢文仲抓不抓得到都可以缓一缓,更不可能去深究作为从犯的傅卫军除了已知的罪行之外是否还有什么其他罪行!

就是这张汇票

写到此处,其实我们可以想象出傅卫军的那份供词,其实和两起凶杀案一点关系都不会有,但是傅卫军的这份供词,却像一根刺一样,插在整个案件中!究竟是钱重要还是人命重要?究竟是稳定重要还是人命重要?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答案,只不过用后来人的眼光审视前人的岁月,难免唏嘘而已!

马德胜和桦林公安有自己的苦衷

当然啦,鉴于我一贯喜欢拆台脚的作风,全文的最后我还必须说这么一句:这么剪辑,也更容易过审!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家之言,难以概全,抛砖引玉而已,希望大家多多留言讨论!本文插图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因为版权问题需要删除原图,请第一时间通过私信联系本人,我也将尽力配合一切维护原作者版权的行动!

 6 ) 该不该用女性视角去解读《漫长的季节》?

为什么不呢?

这一部缺了女人就进行不下去的剧,就像这个缺了女人就无法运转的世界一样,必须承认有一种观看的视角来自女性。

首先作为一个观众,我必须承认《漫长的季节》在文学性和影视美学上的深沉和精致,也必须承认自己确实短暂的着迷于“共鸣的响指”。

但作为一个女性观众,观看过程中的不适和观看结束后不断反刍的思考,让我再次意识到男性经验对世界的统治、以及男性文艺工作者对叙事和话语的统治比漫长的季节更漫长。

我曾经思考过悬疑类剧集开头惯用“无名女尸”的现象,并试图从理论的角度去解读这一现象,但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来得及查阅资料。

在我差点遗忘了这个选题的时候,《漫长的季节》又将这具“无名女尸”送到了我的面前。

年轻的、无名的、女性的、有时候赤裸的、破碎的尸体,几乎成为了一种影像符号,被牢牢的钉在悬疑类型的影视剧中,这背后所隐藏的不是类型叙事的客观法则,而是具有凝视意味的性别审判。

就像上文提到的“男性经验对世界的统治、以及男性文艺工作者对叙事和话语的统治”。

男性经验统治世界意味着他拥有解释这个世界的权利以及让女性认同并内化男性经验的权利,其中重要的一个步骤是让女性失去自己的经验,而把男性的当成人类的,也即女性的。

男性文艺工作者统治叙事和话语则意味着他拥有将男性经验/审美搬上荧屏(银幕)、搬进叙事的权利以及让女性认同并内化这种男性经验/审美的权利,这其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让女性失去自己的经验/审美,而把男性的当成人类的,也即女性的。

所以破案了,悬疑类剧集惯用无名女尸开头,没有什么深沉的理论因素,无他,只因编剧导演大多男性。

他们只是顺从自己的经验/审美去进行叙事,年轻的、无名的、有时候赤裸的、破碎的女尸,是他们爱创造的、爱审判的、爱拯救的、爱探索的和爱看的。

而我,我不爱看。

我要写悬疑剧,肯定不用女尸开场。

-

班宇爱写失足女,男人心疼发廊妹。

《漫长的季节》中一共出现了5位主要女性,沈墨从小被大伯性侵,拍裸照;殷红在会所陪酒,也陪人睡觉;黄丽茹跟男人乱搞;巧云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但是也在会所上班陪酒。

全剧下来只有美素,远离纷纷扰扰。

我仔细想了想,好像女人不死不贱不放荡,男人就无法讲故事。

而男人呢,孜孜不倦的扮演着拯救的角色。

即使他们也都承接着命运的无声飘落,但男人(剧中的主要男性角色)都是可爱的、迷人的、正直的立体的和鲜活的。

观看过程中我第一次感到恶心是沈墨被教务处老师叫到办公室询问,两个男老师左右夹击问她是不是在外面陪睡,而女老师缩在角落一言不发。

这是剧中一直以来都很隐秘的男性凝视首次浮上水面。

再次感到不适,是殷红因为港商偏爱而妒忌沈墨并把她迷晕这里,老套的雌竞桥段被淹没在“东北的下岗潮”中,所有人都以为杀死女人的是她自己的贪婪、欲望和妒忌之心。

但我觉得不是,我觉得是杀死殷红的是男性编导在叙事上的疲软、无能和乏力。

每当他们想不出更精妙的杀人动机,他们就让女性妒忌。

这实在称不上高明。

最后一击来自黄丽茹的中年出轨,这个从一出场就背负着某种“使命”的角色,不是为了别的,正是为了让龚彪的一生平凡但像个传奇。

平凡的出租车司机,传奇的“盘锦豹子”。

说到最后,其实我挺割裂的,我共情了将近二十五年的男人经验,在打开女性视角之后并没有完全消失。

所以《漫长的季节》是打动我的,但从女性的生活和观看经验来说,以上所述种种不适如鲠在喉如芒刺在背不吐不快。

如果文艺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塑造的不妥,那每一位观看的女性观众都有权利抒发感受,否则男性文艺工作者们会以为他们有权解释女性。

 短评

秦昊是不是有什么把柄在辛导手上?这次是在油腻和秃头中选择了发福😂

5分钟前
  • 超酷的小七
  • 推荐

看到开篇字幕还没有出完,就有人在弹幕说节奏慢,就想问问你们急着去哪呢?刷抖音去吧!

10分钟前
  • JamboGo
  • 力荐

论演技还得是辽北地区第一狠人,水库浪子,开原市几场著名恶仗的主打人,桂英风味饭店行政总厨,维多利亚国际娱乐广场总经理保镖兼保安部经理,德彪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开原市液化石油气总公司高级送气员,彪记靓汤总经理,大帅打工子弟学校常务副校长,小翠美容院副总经理,开原中医院首席导诊,彪哥解梦馆馆长(暨辽北精神分析研究所所长)弗洛伊德·康斯坦丁·诺维奇·德彪斯基

11分钟前
  • 再吃一颗苹果
  • 力荐

看到这段墓志铭的你们,我们此时依然尚不知情这是几代人碾压过后的低吟火车呼啸着在莫比乌斯环中上升,下沉那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打个响指吧如果没有回音这个季节将会继续漫长但务必先回头再往前走

16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有些人真的双标,国产剧:节奏慢 国外剧:细水长流,好喜欢,比国内的狗血剧好看多了。是不是有病

19分钟前
  • 梧桐
  • 力荐

漫长的季节是什么?是儿子离开的那个秋天。从此王响被困在这个漫长的季节里,不问春冬。

23分钟前
  • jdxjufhfjej
  • 力荐

秦昊这造型真牛逼!

24分钟前
  • SailorJ
  • 力荐

东北逐渐取代重庆成为悬疑类艺术的拍摄地,无论是白日焰火还是平原上的摩西,都只是把时代作为了大背景,辛爽不是,他想讲一个很大的故事,衰弱的东北,悲情的人物,年轻的爱情...而且他确实讲好了。“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它写下岗,不写泼妇骂街,而写曾经的模范女工在风月场为儿子唱儿歌,“一闪一闪亮晶晶”;它写爱情,不写朝朝暮暮,写聋哑男孩一见钟情爱而不得,就连呐喊也是无声“——”;它写黄昏恋,不写追求挽留,写出租车上的告白和别离,“爱是想触碰但又收回手”;它写骚扰,不写房思琪式的隐忍,写手起刀落的反抗与逃亡,“向前看,别回头”。我赞美剧情,赞美演员 赞美音乐,像一首绝望的漫长的诗,在每一个观影者心上一刀一刀剜,每个动机都有迹可循,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一起唱响时代的挽歌。

26分钟前
  • 山丘
  • 力荐

很不错,有人说节奏慢,哥们儿,咱别看电视剧了,去看抖音解说吧四月30日补充:节奏我本人相当喜欢,把生活气息拉满,平凡琐事体现。喜剧部分融合非常好,替王阳沈默意难平。好人不一定有好报,那些坏的东西不一定让我铿锵他们不信命,牵挂的人在,人亦有归途,可这命把所有希望破灭。她信命却别无选择……

28分钟前
  • K—Crenm
  • 力荐

王响否定王阳写的诗,觉得王阳的工作很丢脸,王阳约好了和沈墨一起看电影,他命令王阳必须回家……他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他对王阳没有理解和沟通,只有服从。王响不理解王阳,所以王阳发生了什么事都不跟他说,所以他只能去和沈墨、傅卫军做朋友,才会发生后来的事。大爷是在肉体上伤害沈墨,王响何尝不是在精神上伤害王阳,他的行为并没有比大爷好到哪儿去,恰恰相反,他还觉得他是“为你好”。王阳决定跳河的时候,谁知道他是不小心淹死的,还是想和沈墨一起死?也许他想死想过一万次了。王阳死后,王响哭着说:爸再也不说你了,你愿意干啥你就干啥。我就想问:你早干嘛去了?大爷们有很多,王响们也有很多,大爷们都被抓了,但王响们是合法的,他们口口声声说为你好,用合法的方式把你伤得最深,最后还感动了自己,觉得为你付出了一切。

31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这音乐是真的用心了,每集的片尾都不一样,特别贴合剧集的氛围,感觉导演真的像西西弗斯,愿意去做一些在别人眼里没必要又很难的事情,这点太珍贵

33分钟前
  • 咿呀咿呀
  • 推荐

东北真是一块文学的热土。

38分钟前
  • Bei
  • 力荐

如果这部剧因为节奏慢被骂,那么错的不是剧,是我们被短视频侵蚀的人格

42分钟前
  • 江户川乱跑
  • 力荐

很不“隐秘”,但很辛爽

43分钟前
  • 一鹿穿林过
  • 推荐

好看的不是命案,是命运。大厂的命,东北的运

47分钟前
  • kissfire
  • 力荐

原来王阳的结局早在看泰坦尼克号的时候就暗示了

49分钟前
  • 呱呱
  • 力荐

狠狠被范伟的演技折服,辛爽比娄烨还会嚯嚯秦昊,前有秃头虚男张东升,后有一脸褶子的彪胖子。质感很好,三线穿插叙事,构图灯光色彩讲究,转场设计巧妙,喜剧效果的加入使得有悬疑感的同时又不那么沉重。虽在南方取景拍摄但对东北下岗潮的那个时代的还原很准确,对人的生活习惯把握得也很精准。在剧情方面心思缜密,在某些不起眼的细节处的把控让人咋舌,比如小露的剧尾提及、家里没老伴的遗像、马队的狗叫小李、玉米地撒尿对应开头、倒地幻想等。最变态的是,弹幕配合剧情变绿、着火、倒流…王响用二十年才走出这个漫长的秋天,被这喜剧三爷们感动得泪流满面。比悬疑更深的是时代在人身上的烙印,是血淋淋的生活。王响说“往前看,别回头”,是啊,人生十之八九都在经历着失败,回头也是懊悔,应该像彪子一样乐呵的,放下执念整剧如梦,醒。

54分钟前
  • 小葵花🍀
  • 力荐

玛德,傅卫军摘助听器跟特么单手解皮带一样性感……

56分钟前
  • 京都的红叶
  • 力荐

国内男导演是真的有上限天花板,感觉没几个能突破性别的局限性。

57分钟前
  • 不是muggle
  • 还行

都来学一学中国人自己的电视剧该怎么拍!我们中国人怎么说话,怎么社交,怎么生活。

59分钟前
  • 自由人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