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队的夏天第二季

综艺大陆2020

主演:马东  周迅  大张伟  张亚东  郭京飞  周深  汪峰  付菡  曹璞  王静涵  王梓  伍晓东  Chace  安雨  肖骏  万家豪  聪聪  赵阳  夏冰  魏飞  彭坦  吴涛  张明  张宇煊  白举纲  张星  殷之豪  张一航  李赫  李剑  邢星  邓力源  木玛  大伟  华东  刘敏  黄锦  李沂邦  徐维均  蔡维泽  郑光良  仁科  茂涛  卓越  夏颖  林玉峰  高欣  赵强  吴狄  白熙东  刘家辉  虫子  刘昊  边远  刘虹位  豆豆  咪咪  捏捏  王彭  李岩  李凡  王国旭  郭龙  张佺  马雪松  武锐  蔡翔  罗霄  孙伯元  裘咏靖  陈仲颖  李青  张守望  李维思  陈军宏    

导演:王雪  陈雨璇  周宗政  

 剧照

乐队的夏天第二季 剧照 NO.1乐队的夏天第二季 剧照 NO.2乐队的夏天第二季 剧照 NO.3乐队的夏天第二季 剧照 NO.4乐队的夏天第二季 剧照 NO.5乐队的夏天第二季 剧照 NO.6乐队的夏天第二季 剧照 NO.13乐队的夏天第二季 剧照 NO.14乐队的夏天第二季 剧照 NO.15乐队的夏天第二季 剧照 NO.16乐队的夏天第二季 剧照 NO.17乐队的夏天第二季 剧照 NO.18乐队的夏天第二季 剧照 NO.19乐队的夏天第二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3 20:41

详细剧情

  该重磅原创音乐综艺由周迅、大张伟、张亚东、马东担任超级大乐迷。节目集结了野孩子、达达、joyside、后海大鲨鱼、重塑、傻子与白痴、福禄寿等33支最具代表性的青年原创乐队,将通过一场场精彩的现场表演,多维度呈现乐队的独特风格 和魅力,竞逐2020年度HOT5乐队。

 长篇影评

 1 ) 只是综艺

开始的几分钟我特兴奋也特感动,看着大张伟唱起花儿的歌,似乎在经历了娱乐圈多年的摸爬滚打后又回到了那个最初的少年,看着周迅从电影中走出来,想到苏州河,想到贾宏声,看见那些解散多年的乐队又重组,好像我们这些文青滚青的黯淡的青春终于有机会变成一片星空。   也许负担了太多期望,也要接受往后的失望。   给我观感上一个很大的不适就是,节目刻意剪辑出的煽情,也许是上一季鼓掌流泪、拥抱握手的“最硬的娘”带来的反差收获了好效果,这一季在剪辑上就开始塑造“队友情”“兄弟情”还有卖惨的人设,简直让我以为在看好声音,这种刻意已经毫不打动人,只能让我觉得反胃。   给我带来不适的另外一点就是排资论辈,在年龄上过分关注。有年轻人出来,就必提及他们的年龄,当然也免不了年轻人小朋友不错啊的指指点点,还有“你在节目中学到了什么”这样倨傲的问题,这你就看出现在掌权的是中年人,需要利用中年人底气时就自觉把自己划分到中年阵营指点年轻人,需要把年轻当口号时就说自己还年轻。也许这只是行业的前辈与后辈的关系,但这样的剪辑呈现真的让我不舒服。   照旧是综艺节目套路,一定要有乐评人制造冲突,一定要有清纯可爱女孩的煽情环节引起各位糙汉的怜爱(这季的那个环节实在是太糟糕了,太做作了太刻意了歌也不好听)。上一季给我感觉还是有诚意的,这一季让我看清了综艺真面目,贩卖情怀收编亚文化。   上一季给行业带来了不少好的转变,所谓的虚假繁荣,但从这一季开始我就在怀疑它会不会带来更多的恶果。重塑华东说的对,应该是我们挑选观众而不是观众挑选我们,就是要有挑选听众的信心。当习惯了被观众挑选带来的甜头,并且认可这种“正确”,这种理念如果在独立音乐中得到承认是很有害的,做自己的音乐变成做观众喜欢的音乐。综艺节目的大众评委票选机制,无疑是在维护"群众喜闻乐见"的至高无上。

----

福禄寿录音室我get到了,可能是因为我不喜欢亲情牌现场版我听不下去,我不喜欢主唱的发声方式,只能说这样的歌在我审美能力之外。

 2 ) 从五条人到白皮书,黑马们的逆袭之路

最近在追乐夏第二季,看完了前三次晋级赛,写点观后感。

在最新一期的结尾,五条人和达文西的复活赛pk上,大张伟出了歌词题:爱、夏、酸。也是在这一期,大张伟老师动情的说着,父亲把它的吉他砸了的时候,我仿佛看见他心里藏得很深的酸楚。在百变大咖秀里努力的扮演着各种角色,用别人对他的嘲笑,无声的嘲笑回去。

love summer,距今约60年前的爱之夏,那个嬉皮的狂潮时代,我当然无缘经历。所以我也不会有机会,亲见jimi hendrix在woodstock上,演奏支离破碎的《星条旗永不落》。但我爱夏天,可能和摇滚乐有说不清的关系,毕竟彭坦在《少年故事》里唱:所有的故事,从夏天开始。

五条人让隔壁李诞的脱口秀节目感觉到压力。我很喜欢的书里写,商业像一个怪兽,不断寻找着下个可供榨取的摇滚歌手,当把他榨干以后,不吐皮的又去寻找下一个。这个段落,是在描写鲍勃迪伦时,说到他以反商业的姿态,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不知道五条人怎么想,但我很喜欢他们的logo,一个塑料袋。因为我很爱的电影《美国丽人》里,两个人对着一个下雪前,风中飞舞的塑料袋凝视了许久。那也是我第一次发现塑料袋原来也可以这么美,后来爱上摄影,喜欢各种犄角旮旯,或许与此有关。

五条人的音乐是市井的,却显然不会流行在市井。就像林生祥的《种树》专辑那么动听,也不会广泛流行开来。这么多年的金曲奖,国语歌依然是主流,去年九连真人这么炸,也不太容易破圈。语言的隔阂,似乎在脑中做着精神上的自主隔离。

所以去年张亚东会让九连写点中文歌,而今年,他应该是笑得没力气指导了吧。我觉得仁科的笑点是很高级的,是幽默,而不仅仅是搞笑,道上的靓仔农村拓哉,明明可以靠脸和才华,却走红于段子。

推荐听下《一些风景》专辑里的开场曲《曹操你别怕》,急促的扫弦节奏让我想起罗大佑的《诞生》,五条人的编曲很有意思,完全不是套路化的公式和弦和城市悲伤民谣。如果段子吸引了你,那不妨穿透他们帅气的皮囊,顺便听听看才华。

最新的一期,我好喜欢白皮书乐队,沉浸在那样躁郁的情绪里,以至于达达唱《南方》我都没有哭。前奏一响我觉得有点像刺猬,但是快速连续制音出现的时候,我又觉得有点像草东。尤其是中段突然安静,只剩下一点《guo际歌》的采样旋律,从安静中再次接回躁动的鼠。让我想起草东的《大风吹》,在某个瞬间突然提高了八度,愤怒的唱着“哭啊喊啊”,嘲讽的力量深入骨髓。

第一期的超级斩特别好玩,本来以为只是摆着pose的无聊年轻人,结果幕布拉下来鼓声爆裂,我就必须承认自己老眼昏花了。虽然核嗓不是我听觉的舒适区,但能够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演出,视觉和听觉都新鲜。就是歌词有点跳,还可以继续加强。

同样的新乐队mandarin,在《echo》曲的开场,戴上耳机听,有很清晰的bass在引导着乐队前进。而这时候鼓手非常克制,用小且碎的节奏和bass共鸣着,和声则若有似无的飘荡在空中。仿佛一场暴雨来临之前的碎裂空气,潮湿闷热的就要落下,这首歌是雨骤的序曲。

见到这首歌名,我还会想起名为echo的三毛,和齐豫很多年前合作的《回声》专辑,里面的《梦田》,多年以后听起来也如春风拂面。

我还很喜欢福禄寿,居然能在乐队里看到竖琴,我上次看到这个乐器还是在《圣斗士星矢》里。豆豆唱起《玉珍》的第一句,我就手臂起鸡皮疙瘩了。怎么会是这样的声音,像远古踏雪而来的巫师,在唱着祷告的祝词。“起风啦”的歌词一起,我又继续感动着,好像看见长长的送别队伍中,有人在往天上撒着白色的纸片。

说实话三期过后,我最爱的歌就是这首《玉珍》。李宗盛描述歌的时候,喜欢说“music is nothing but melody”,罗大佑也更愿意人家说他是个作曲者,明明这两位都是大家公认的作词大师。这首歌的旋律上乘,如同一笔一笔刷上的画,虽然伴奏清浅,却和主唱的声音对照鲜明。

可我更喜欢它的歌词,好多好多浓烈的思念,都化作了末尾还在喝着的,清淡茉莉花。外婆的人生随风而散,可她的苦衷和她的仁慈,连同一个女人的骄傲和眼泪,都留下来了。留不下的人,就永远留在歌里吧。

这首歌也让我想起张悬的《我想你要走了》,大概是我年纪大了,很容易被这样的歌打动。因为我也在逐渐走上,人生的离别之路。你瞧人们从来都只愿歌颂相遇,却不告诉我们离别有多快又有多慢,于是在这条崎岖的路上,成年的我们遍体鳞伤。

老牌乐队重塑和joyside,前者不明觉厉,相比听起来前卫难嚼的重塑,我普通的听感上更喜欢joyside,现场超级稳定的他们,感觉是今年的夺冠大热门。

注意第一句歌词:醒来,在这金色的梦里。在梦这个字的时候,和弦就变成迷幻的气质,然后又变得流行,然后又变得梦幻。在熟悉与陌生之间游荡,对我早就被和声学搞得疲劳的耳朵,是很好的滋养。

说到舒服的听感,康姆士和椅子乐团的歌都是我的菜,是想在旅行中重复播放的那种,洋溢着星空与海风的简单,听的时候也让人想起落日飞车般的浪漫。但感觉这几年宝岛其实不太流行这样的曲风,大家压力都很大,需要更如刀割的歌,比如茄子蛋在歌里质问:“这个风风雨雨的社会 要如何开花 少年人如何落地”。

看到白皮书的专辑名叫《我不高兴》,我就高兴的笑了,这乐队太实诚。今年全世界都很压抑,大家太需要快乐,关于年轻人怎样落地开花我不知道,只知道我这蹒跚的前浪,已经快被拍在沙滩上啦。

人在江湖难免被拍打,而野孩子的《黄河谣》,阿卡贝拉一出,就毫无悬念了。那种植根于土地的力量,很多时候不是靠学习乐器,或者比拼曲风得到,而是泥土上长出来,长成风中雪,夜上月,长成与这些都无关的,人的皱纹和岁月。

这次照例还有一些朋克乐队,就是彭磊说土的那种。我从来都觉得朋克很酷,greenday在很早的歌曲里唱,“Television dreams of tomorrow,We're not the ones who're meant to follow.”换到现在这个年代,把电视换成手机也恰如其分。你是否能看清那些虚无的破梦,逃出15秒层恋叠嶂的快乐陷阱。朋克乐简单直接如利刃,在过山车一样的今年,重新听着《21st Century Breakdown》,仿佛生活在歌词里。

看完前几期,明显感觉到金曲或金句的减少。没有彭裤子,今年的乐队也比想象的peace&love,所以现场评论就显得愈加毒舌,来制造适合传播的话题。在探访rustic的李岩时,镜头充满了俯视与怜悯,让人不适,这样真的不体面。

你可以看得出节目组努力的想要给音乐填充所谓的内核,却忽视了音乐本身当有力量。不管这力量是横冲直撞,还是温柔如水。希望后面可以多些音乐性的科普,对创作动机的阐述,对音乐类节目这才是内核。

说到音乐的融合,披头士在1967年面向世界直播演唱《all you need is love》的时候,就已经尝试融入弦乐重奏,更不要说《a day in the life》结尾那接近噪音一般的钢琴共鸣。波西米亚狂想曲里,皇后的阿卡贝拉与歌剧混搭结构,后来林肯做的新金属,也在打破很多的框架。听的越多,越觉得音乐本身界限不明。鄙视链的枝条依然茁壮,我只是厌倦了挂在上面叮当作响,实则空心的果实,还是偷偷听歌,适合我这人近中年。

而关于油腻的讨论也进一步扩大。我当然不喜欢油腻,但我也不喜欢少年感,因为让三四十岁的人宣称永远是少年,就像让女人一直保持着世俗审美的皮白肤滑,本身就是虚伪的。如果一个中年人除了少年和油腻,竟然没有其它的路可以走,那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喜欢的很多音乐人都没有少年感,但看着他们头发花白还唱着歌,就有那么一点不怕老去。我们活有当下的气质,不必在网络的情绪奔流中迷失,我们自然的接近艺术,不是为了让心变得更狭窄。

我觉得现在的达达是有所割裂的,彭坦的title变成了彭少女,但他的音乐,相比早期的简洁明快的朋克和精致的英伦,现在都变得更为安静。新专《子夜集》里我最喜欢《东湖隧道》。人说现在英伦也式微了,我却不这么想。要不第三期压轴,《南方》怎么分这么高,我不觉得这是情怀的怜悯,好听的歌换多少年依然好听。

世界剧烈变化,新旧碰撞频繁。人们每天接受无比繁荣的文化轰鸣,一个手机就装下几个时代的数据,却又时常感觉自己是活在沙漠,等待被抽干大数据的虫子。我们在浅薄与诡谲中游弋,寻找着自己甘苦自知的答案。

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根本就没有正确答案?

 3 ) 聊聊五条人和重塑歌曲中的“猪”

看节目的一些想法

仁科在“一席”上随口说的一句话被节目组 highlight 出来:“你觉得诗意的东西,我觉得有点恶心,我觉得诗意的东西……你说这是什么鬼。”

然后他用一首名叫《我的头发就是这样被吹乱的啊》的歌来解释五条人眼中的诗意:“你看那风,有时候往东吹,有时候往西吹,我的头发就是这样被吹乱的啊。”观众笑成一团。

在谈到“诗意”这个能指的时候,仁科表现出的严谨的气质、探讨的倾向,非常像重塑雕像的权利乐队主唱华东在《乐夏2》中咬文嚼字时给人的感觉。两人都关注语言的本质,思考对话的意义。

认识到这两个看似八杆子打不到一起的乐队灵魂人物之间的相似性是非常有趣的。正如《乐夏2》一条热门短评所说:“五条人是重塑的反面”,大家普遍觉得,这两支乐队呈现出了大相径庭的气质和精神。在节目中,五条人当晚的表演类似于一场意外炸场的 stand-up comedy,五条人用“low”、“塑料”、临时换歌、调侃赛制和天外飞来却又异常合拍的调侃对整个比赛作出了精彩的解构,这一段“名场面”被有的观众称为是“真正的摇滚精神”(但我想仁科对这个评价会有不同见解);而重塑在节目中的关键词则是“备受尊重的”、“国际视野的”、“知识分子乐队”、“精致”、“格调高”,主唱华东称重塑的到来是为了“提升整个节目的level”,非常自信切骄傲。

这样的对比乍一看仿佛是小镇青年和城市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对峙。但其实稍微琢磨就能发现,并不是这样的。

依旧是从节目文本出发。talking环节中,周迅问“那你们打架吗”,仁科的回答“我们知识分子不打架”在当时的语境下成了一个具有反差效果的笑点。但我相信仁科不止是在玩笑,而是真的有作为知识分子的自我认知。大家应该都知道了五条人上热搜的时候,仁科正在张晓舟家里读齐泽克,斯洛文尼亚一个理想主义近乎激进的左翼学者。仁科和阿茂虽然没有念过大学,但从很早开始就在华南师范大学旁听大学课程,仁科甚至在互联网世界留下了一段在大学课堂客座演讲的视频,那堂讲座仁科聊了生活和音乐之间的关系,他看着手里的稿子,说“来和大家一起聊聊生活、洽谈人生”,只有羞涩、不见怯场,为了让自己放轻松一点,仁科在讲台上摸出罐啤酒喝了一大口,台下掌声雷动。

仁科和茂涛曾说当年的职业是走鬼,而音乐是生活。正是这种游离的、不确定的状态让五条人有了跨越边界的可能。两人的朋友“500元先生”评价他们:“咖啡是手冲的,对麦当劳文化特别了解,喝茶也不会随便,三餐很正常,女朋友固定,这些都是正宗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抛开职业和学历的框架,五条人要求自己成为精神上真正的知识分子,选择了体面却不犬儒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但正是因为早年的经历和从真实的城镇生活中摸爬滚打出来的记忆,五条人在外界看法和内心选择之间、在出世和入世之间自由切换,自由表达。

相比而言,重塑少了五条人的复杂性和自由度。姑且认为重塑就是如同节目中侧写描绘出的那种知识分子乐队,华东这个知识分子是骄矜自傲的,能说德语,甩刘海的动作都特别遗世独立。从华东的经历说的话,他几乎是个少年成名的天才,16岁签约唱片公司,2003年成立重塑雕像的权利乐队后一路几乎顺风顺水。他的人生的统一的,生于知识分子家庭,长于没有太多噪音的环境。这决定了重塑书写歌曲时选择的立场,他们是清醒的,同时是尖锐的。华东生而为知识分子,与五条人野蛮生长成为有思考、有人文关怀的音乐人,自然十分不同。

两个乐队一个展现出戏剧的高雅严谨,一个散发出广东市井的真实真诚。两个乐队各有代表的人群,自然各有拥趸。只是我们在时代裂变、泛娱乐的今天,特别感叹于五条人身上的气质,实在太鲜活、太复杂、太高贵。

五条和重塑歌曲中“猪”的意象

重塑乐队发行于2017年的《Pigs in the River》和五条人发行于2012年的《城市找猪(Pigs in the City)》在猪这个意象上达成了两个世界的隔空击掌。

有访谈表明,重塑乐队这首歌灵感很可能来自于2013年上海黄浦江漂浮万具死猪尸体的事件。当年这件重大社会事件经由尚未日落西山的传统媒体和方兴未艾的新媒体的报道跟进,成为轰动一时、激发了广泛社会讨论的公共事件。到底为什么会有死猪漂浮,这么多猪究竟为什么大量死亡,谁该为这件事负责等等问题成为了民众扣问权利和政府职责的一把钥匙。与新闻和现实不同的是,重塑的灵感最终落到了“You are the pigs in the river,We are the pigs in the river(你们是河里的猪,我们都是河里的猪)”的明喻式讽刺。“pigs”的意象更近似于英语文化中的“过度沉溺”、“狡猾自私”、“粗鄙肮脏”,而非汉语中大多数情况所指的“愚笨”。在重塑这首歌里,猪是城市生活中没有源头、没有归处、自身难保却又安于现状的人,“你们是河里的猪”是知识分子阶层居高临下式的痛斥。知乎上有对于这首歌歌词的讨论,有人认为这是重塑对波兹曼“娱乐至死”观点的本土化的艺术表达。但重塑的姿态比波兹曼更尖锐,比现实更黑暗,以一种羞于共情的俯视角度让大多数听众受到震撼一击。

五条人的《城市找猪》在整体的观感上延续了五条人一贯的土生土长,随意中带着深刻,平白中带着关怀。“农村已经科学地长出了城市,城市又艺术地长出了农村”、“我们在想象中度过了许多年,许多年后我们又开始想象”直观道出了城乡变迁、失落乡土的内核。在这首歌中,“猪”不是贬低式的意象,而是农村最具辨识度的标志,而曾经随处可见的牲畜现在只存在在想象中。我们在有猪的时候想象城市,又在没有猪的时候想象农村。永远在想象,永远无所得。

网易云音乐《城市找猪》评论区有人说“尤记那年黄浦江死猪事件,五条银默默把歌改成黄浦江找猪,没有一丝丝防备”。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五条人的此猪非重塑的彼猪,但当年这个疯狂近乎于魔幻的社会新闻同时吸引到了两支乐队的目光,激发了两支乐队的创作灵感。

我的感想就在这里:五条和重塑,他们有不同的来处,也有不同的去处,但因为他们对社会现象的警觉、对人心难测的描摹、对渺小我们的关怀,他们的目光曾经默契地汇聚于同一点。争论仁科和华东谁才是正统知识分子是无聊无意义的,更无须拉踩。五条和重塑的经历和音乐放在一起,就几乎拼凑出了近30年我们社会的全貌。

参考文章:

新京报 宗城:“土到掉渣”的五条人,凭什么能成功出圈?

北方公园NorthPark:《五条人:生活在此处》

 4 ) 《乐夏》里最火的五条人被淘汰,反而是件好事

原载「虹膜」

夏天过完之前,《乐队的夏天》第二季终于播了。 虽然33只乐队里目前只有11只上场,相当于是首秀才做了三分之一,但它与《乐夏》第一季相通的那部分本质还是没有变。

就像是上一季,不加人好友一言不合就删人的彭磊成了《乐夏》的最大话题一样,至少从刚开播的两期来看,焦点并不在音乐,而在人身上。 这两期最大的焦点是五条人乐队,播出过后迅速上了热搜。但就是这个最火的乐队,却被淘汰了。

出分的时候,两个人连票数都没心看,靠马东一顿地摊式狂吼才拉回来看分。 对来自海丰的他们,大家并不熟悉,还开玩笑说,「为什么五条只有两条?」说的其实是他们乐队的团魂成员,手风琴仁科和木琴茂涛。

五条人在上台时临时改歌,本来准备的普通话曲目《问题出现我再告诉你》是导演建议的,因为现场观众来说,「听懂」很重要。

但他们想演海丰话的《道山靓仔》,最后队员商量,场上仁科起哪首歌的头,就演哪一首。 节目的回放里,你能明显看到乐队成员之间的眼神交流,手风琴的前奏起完,大家对了一下眼神,吸一口气,临时改歌,唱了谁都听不懂的《道山靓仔》。

在电视机前看的我们还好,有字幕,但现场直接蒙圈。周迅说怎么没有词?原来准备的灯光舞美也用不上,灯光老师说气得他嗓子都哑了。 演完之后,仁科解释歌名《道山靓仔》就解释了半天,粤普实在听不懂,交给队友茂涛帮忙,结果越说越乱,还是马东在导演组提字器的帮助下才说出了歌名。 他们身上有种「土萌」的可爱质感。仁科说粉丝说他像木村拓哉又像郭富城,他说其实是农村拓哉+郭富县城,也不避讳自己的小城身份,那反而是他们的创作源头。

感觉他们根本不是来参加比赛的,就真的是来走个穴,下场后说自己换歌主要是担心跟他们的导演被炒鱿鱼,走的时候安慰导演你会找到更好的工作的,如果有什么问题我们会帮你说话。 导演哀嚎:我一天都经历些什么东西!

大家「热搜了」五条人,谈得最多的却并不是他们的音乐,而是他们这种不管不顾的做派真的很摇滚。 类似的境况不也是发生在彭磊身上吗?「小眼镜儿」不社交、谁也都不买账的状态,就像是心中潜藏的那个希望和既定规则割席的我们。

只不过彭磊是用一种知识分子式的方式远离了规训,而五条人则用一种土摇城中村古惑仔「穿人字拖没在怕」式的洒脱,嘲笑了这一切条款。 跟五条人气质有点类似的还有马赛克,他们的主唱夏颖是个单纯的戏精,在台上站姿和队友们永远不同,对着观众扭胯抛媚眼也显得那么自然,就在他自带的那种八十年代霓虹灯荷东小青年的氛围里。

看采访你就理解了他为什么是这样,在和队友因为调音吵架后,他愤然离席,贝斯手冲上去打了他。 结局是两人抱在一起,夏颖哭得颤巍巍,贝斯手说你打回来都可以,夏颖说:我不,我爱你,我咋可能打你。

活在自己世界逻辑里的人,打动我们的是这种逻辑的原生态与自洽,所以丝毫不觉得假或者是装逼。类似者还有以《旧城之王》这首重组节点性曲目开场的木马。

同样可以用逻辑阐释的还有这一次的重塑雕像的权力,华东一直就强调他们音乐的逻辑、严密和精准。 如果说五条人、马赛克这样的乐队更有城中村的土味质感,那重塑这样的乐队就是音乐人中的精英群体。 他们和新裤子那种「北京青年」范儿又很不同,是一种地域指向更广的精英气场。全英文歌词是体现之一,国际感还植根在成员的成长经历中,乐队灵魂人物华东父母就是德语老师,他自己早年也在德国留学,后来是因为玩摇滚放弃了学业。 重塑的歌曲里,也有很多颇具时代性的指向,像是首演唱的这首《pigs in the river》,说的其实就是几年前上海黄浦江上漂死猪的新闻。另一首《die in 1977》,除了指向对于国人而言的特殊节点之外,也还是后朋克革命的一年。 这期里的一个惊喜是超级斩,在国内乐队中,其实很少见女声核嗓,更不要说结合了二次元风格的宅核。主唱酸在核嗓和热血萌中无缝切换,再加上8-bit采样的电子音,现在的年轻人真的什么都能玩。 在年轻一代带来的震撼里,一定还有Mandarin、傻子与白痴、福禄寿这类乐队。从小接受专业音乐教育让Chace、安雨、肖骏这样的乐手远远跑在了其他人前面,天赋和努力是一方面,他们更是乘着时代起飞的新一代音乐人,用同场乐手的话来说是「年轻一拨的」,能在这个舞台上走多远,还要看他们的音乐风格能引发多少共鸣。 但这期里还是有不少令人不适的场面。比如水木年华的登场,在采访的时候他们就自嘲了「过气」,然后唱了一首《再见青春》,分数很低。

音乐可以批评,但现场专业乐迷的评价简直充满了对中年、老牌的恶意。

要么说水木年华这种中年人的油腻根本打动不了他。

要么说四十岁的人还在唱青春再见根本不是在做音乐,无聊。

与其说这是在批评水木年华在音乐上没有建树和进步,在吃老本红利,倒不如是在强调摇滚与年轻,与持久知名度的绝对挂钩。 但中年人唱一首关于青春的歌怎么就油腻了?

靠年龄来区分音乐的新旧本身就是一种偏见,来到这个舞台的他们本身就已经展示了一种态度。 从本质上来说,这和《浪姐》强调三十而骊但是又追捧女性永葆视觉上的青春并无差别。 看水木年华离场和后采时依旧极力保持平和态度的修养,真让人感觉复杂。 这让人想到一句戏言,说看《乐夏》的时候,很不习惯,因为很少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一群平均颜值这么低的人的综艺,《乐夏》也把这当做了自黑的点,「先别关,还是有帅的。」

虽是玩笑话,但这背后所折射出的,其实是《乐夏》作为一档亚文化节目,在娱乐消费文化追捧的精致视觉审美之外,开辟出的一条路。 它确实做到了某些不同。 但让人无法忽视的是,《乐夏》在这种突围之外,依旧没法走出一种「围困」。

观众总是会在某些点上无情审视这些音乐人,解构掉颜值审美,在《乐夏》里最根深蒂固的,是另一种维度上的「年轻审美」。

你可以把这个「年轻审美」理解为,「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里的那个年轻。赛制从一开始就反映了这一点,把Hot 3分成三组,其他乐队再上去挑战。即便是不懂国内滚圈现状的观众,也马上就能看出来乐队之间的梯队排位。

而在之后的段落里,名气稍低的队不仅采访vcr极少,连表演段落也是匆匆掠过,这些最后直接被淘汰一轮游的乐队,连被观众看清楚长什么样子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音乐风格和音乐理念了。 节目时长只有那么一两个小时,被大牌乐队和自带话题性的乐队分完戏剧性时刻之后,留给这些乐队的也就只有填充屏幕和赛制的陪跑时间。

这是《乐夏》与音乐无关的阶级性,更和摇滚精神无关。 五条人的热度显然是录制之初节目组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他们以自己未被规训、不带任何粉饰的逻辑与自洽吸引我们,但在这档综艺中走到最后的那些乐队,都会遭受一定程度的驯化,「五条人们」的精神与《乐夏》,或者说与综艺这种娱乐形式的内核有着根本性冲突。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们才得以如此自然且出人意料地显示出戏剧性。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以商业逻辑、大众口味作为支撑的综艺节目,本身会收割掉乐队身上最珍贵的这部分气质。去年的《乐夏》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作为一档乐队节目,它最吸引人的地方,永远在乐队之外。很难说清,这到底是《乐夏》的成功还是悲哀。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五条人这类的乐队被淘汰,其实是件好事。

 5 ) 五条人仁科|意乱迷离又沸腾的九十年代里的一位县城哥哥

“乐队的夏天”第二季里,五条人乐队是无可非议的话题顶流。

为何他们是顶流?也许撞上了这个时代有些缺乏的精神,比如,狂士、洒脱、缺根筋等。

仁科阿茂的有些洒脱的性格和缺根筋样子,像极了我们内心小心压抑又呵护又不表现出来却极其向往的“狂士”?

仁科,睡着了懒洋洋起身,一开始以为是佛系,结果一换歌发现,原来是猴王啊。蟠桃会上,他是那个不合常理的搅乱了天庭的临时工弼马温,和在编的神仙一比,太“好戏”了。

阿茂,可以穿着人字拖上台,也可以台上唱嗨了踢掉人字拖,随性洒脱又开心。

那些现场脱口秀一般的金句引发网友们考古他们的访谈,发现他们真的看了那么多书那么多电影,原来真的是“知识分子”。这二位无需唱歌,有改行文字工作者的潜质。

看惯了竞技PK类音乐赛的观众,面对一个把比赛晋级的舞台当做“商演”或随意性“演出”一样唱了就走且毫无留恋的乐队,是新鲜的。

好不容易被网友捞回来却可以英雄救美解救一个无人搭理三女孩乐队,还不在意对方乐队背后可否有资本等运作,实在,够缺心眼,或够“看得开”。

他们身上,带着那种缺心眼的,不合商业逻辑,和超乎2020年的时代精神,正好撞上了如今九十年代复古风和港风怀旧等特色。但是,他们不是来自2020年的刻意复古,他们,特别是认可,无论内核和外形,都是原汁原味的90年代风味。

八九十年代的年轻人疯疯癫癫起来,可不是我们现在这些8090们可以比的,虽然那年代里我们还很小,还有些记忆,但我们这一代人在2020年左右,早已经又理智又压抑,失恋都不敢疯狂太久,因为第二天要上班啊。95后那些个欢迎阿姨们介绍对象相亲的年轻人,记忆里根本就不存在那个舞厅灯光闪耀,男男女女求爱失恋会伴着憔悴伴着歇斯底里伴着海枯石烂的模样,那是个再也不能重来的九十时代。

1

五条人的两位,特别是仁科,在2020年夏天,仿佛带着九十年代重现。他们的模样就是九十年代的风貌。

九十年代的县城歌舞厅里,总有那么一盏明晃晃的灯,照得舞厅里的各个容颜有意乱情迷的暧昧和一种沸腾的情感。

这灯,也在五条人的Last Dance舞美里重现。

仁科的绿衬衫,不太合身,现在叫做港风时尚,也许很像当初港台影视剧还在黄金时期的打扮,也许像8090后见到县城的大哥哥小叔叔们打扮。而另一个阿茂的花衬衫,就像是港台影视黄金时夹着分一杯羹的新加坡影视剧里的穿南洋衬衫的男主角。总之,九十年代的县城里最时髦的人就是这两类人,要么是学着香港电影的县城小哥,也许是和父亲一起归国的华侨小青年。旧时代风华就这么伴着伍佰的歌,真实地呈现。

当然这打扮只是旧时代的皮毛,还不能算旧时代的精髓。随性的行为才是。

在睡梦还是打盹中起身上台,一点没有竞技比赛PK味,好像就是个平常的露脸演出。现在那些个从小注重考试排名、笔试面试PK、绩效考核的人,仁科阿茂实在太稀罕了。

接下去,临场换歌,要的是默契。仁科和队员说,到时候,我的琴谈什么音,就哪一首。管他比赛结果如何。唱完歌,自嘲几声“农村拓哉”“郭富县城”,把音乐现场变脱口秀现场,再摆个九十年代潇洒的POSE潇洒地离开。

但是,这种洒脱随性缺心眼,还不算什么旧时代精神。感觉,他们退场后,那种对着导演说——“你还会找到更好的工作”的样,才真正是有那味道。

人类学社会学学者项飚说我们现在“失去了构造爱的关系的自由”,我们和周边的附近的人们的交流互动的“附近”是“正在消失的附近”。

所以,当我看到仁科对着导演拍拍肩膀,说“我担心的就是你”,“你现在是自己人了”,这种和导演的互动,有种旧时代回响。和附近,和附近的人的交流,把附近的人发展为“自己人”的“构建爱的关系”的能力回来了。

感觉,在这个时代里,你和附近邻居不熟、和附近的人不熟悉、和附件的工作人员只有工作关系,你只低头看手机联系远处朋友。附近,消失了。按照项飚的话说“我们失去了构造爱的关系的自信”,而仁科,还保留着这份如今少见的自信。

失去这种自信的后果,大约是不敢交朋友,延伸一些,还有不敢和异性搭讪,不敢追求异性。一来没有“构造爱的关系”的自信能力;二来,要是对方是没有一线本地户口没有房子的京沪漂怎么办?对方职业有没有编制?对方父母同不同意。太复杂了,别搭讪了,我身边90年左右的男男女女也许还只是存在像HE一样看简历了再谈恋爱,到更年轻的朋友那里,长辈朋友介绍的相亲早就是一个摸清底细的安全男女社交方式。

九十年代,还有马路上搭讪女孩的马路求爱者,早就失传了。

旧时代走过来的人看着现在男女,大约类似项飚教授一样感慨:

2 音乐:写诗的音乐本身就代表旧时代

五条人的打扮和行为,比不上他们“写诗”显得八九十年代。

他们的音乐,有粗粝感。精华的地方,像张亚东说的,是他们的歌词。

五条人的歌词,是诗歌,也是时代的咏叹调。

这个年代会写诗,本就是罕见。作家,等于待业,好听一些叫做自媒体人,而诗人,连流氓都够不上,简直是脑子有坑的行为。

上世纪曾经有过诗歌的繁荣,连县城都有诗社。就算是明信片,也要写上汪国真的诗句。若是能背几首朦胧诗,就可以和姑娘搭讪了。当然,一个姑娘的芳心,不能靠抄,还是自己创作一首不怎么样的诗吧。

阿茂说,仁科是诗人。

他们的成名作《十年水流东,十年水流西》:

“广州的鲢鱼,

汕尾的仙鱼,

就像人的眼睛,

死后会闭上的。

从广州到汕尾,

从鱼到人,从生到死,

从地理到感情的自然延伸。”

后来的歌曲《初恋》用词简单质朴

“他闯南走北了很多年,终于挣到了钱”

第三视角,客观直白地讲一个新闻事件改编的歌。据说是筹了钱返乡的人,看到心爱的姑娘已经出嫁。若闻这首歌的来由,五条人告诉你,受到维姆·文德斯的《公路之王》的影响。

对性工作者,他们带着亲切的语气写一句诗“亲爱的春天姑娘,这儿永远爱你”。

县城和城中村的流水账,生活和真实,被他们用旧时代文体“诗歌”记录。也被他们穿着旧时代衣服,用旧时代流行过的方式演奏。

(关于他们的歌,我会慢慢在公号,随心情继续写)

反正,知道写诗不嘲笑写诗的男子,才是八九十年代味道。

3 终

思绪从回忆的山路转回来,回到唱着伍佰《Last Dance》的仁科和阿茂和舞台。原来,我不在九十年代里。

台上是农村拓哉、郭富县城。

木村拓哉的女儿都已经出道,郭富城在年过半百后走进婚姻里老婆女儿热炕头,八零后的另一个青春人物贝克汉姆的长子,也宣布婚讯。

现在是2020年。

2020大约只有五条人对记者说“以后别采访了,还是写信吧”

2020年可以复古当年九十年代的打扮,但是不能重来旧时代。就好比,我们不会写信了。

你,想不想像九十年代的人一样去爱一次?疯狂的,不计任何后果的?

不,我不敢。

你,能不能像九十年代的人那样去失恋?为伊消得人憔悴,为君痴狂到迷离。

不,我不能憔悴,明天我还要上班。

现在我们对体面和稳定的追求,可远远高于理想和爱情。

张晓舟在2013年的《南都周刊》评五条人“把被这个暴戾的时代抢走的温情和诗意,以古惑仔的架势,重新还给了我们。”

到了2020年夏天,我还是要感谢五条人的仁科,把旧时代里好模样的县城舞厅为心爱姑娘唱歌的阿哥模样呈现给我们。

 6 ) 对不起,这季《乐夏》真不行

作者:Kark

作为一档亚文化类综艺,《乐队的夏天》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它让乐队文化从地下转移到了地上。 但和第一季从7.6到8.8低开高走的评分不同,承载了大量粉丝期待的《乐夏2》没能接住《乐夏1》传来的这一棒。

节目在#五条人 你会找到更好的工作#热搜中开局,至今赛程接近尾声,却没能像第一季一样贡献出那么多出圈的歌曲和舞台。

豆瓣评分也一降再降,目前是7.9分。

对一档综艺节目来说,这个成绩并不算差。

但它是《乐夏》,第一季的高起点自然会让观众对第二季提高期待。

有了上一季的成功经验,《乐夏2》的资金预算更充足了,舞美、灯光效果都比第一季好。

但很明显,这一季《乐夏》没有那么好看了。

如果要评价第二季《乐夏》,我恐怕只能给出“失望”的答案

01 专业乐迷

所谓”专业乐迷“,是《乐夏》评审团的一个分类。

这个分类本身就让人非常迷惑。 “乐迷“就是喜欢音乐的人,什么时候有专业、非专业之分了?言外之意难道是,我没有专业的乐理知识,还不配喜欢乐队了?

喜欢没有高低贵贱,《乐夏》节目组以专业区分乐队爱好者的行为,在上一季就已经饱受争议。

这一季,“专业乐迷”的评审表现依旧非议不断。

初赛阶段,老牌乐队水木年华登场。演唱完之后,被一名专业乐迷评价:你们的歌太油腻。

水木年华是国内知名的民谣乐队,以校园民谣火遍大江南北。大家对他们的印象是穿着白衣、拿着吉他,坐在校园长椅上唱歌的大学学长。

昔年的清爽学长时隔多年未露面,一露面就被批油腻,这样的新闻不能不让人唏嘘。

因此当晚,这期节目的上线标题就是「水木年华被批油腻」

节目上线后,播放量和相关话题讨论度极速上升。

坦白说,水木年华那天的表现确实比较平常。

他们依旧选择了之前擅长的校园民谣领域。

在《乐夏》这样的竞技舞台上,这样的选择的确可能会因为无法给观众提供新鲜感与刺激感,而低票出局。

但水木年华的表现也并没有那么不堪,况且“油腻“这个词已经被用滥了。

一个专业乐迷不从编曲、作词等专业角度分析水木年华这次表现为什么不好,仅用一句“油腻”对对方进行人身攻击,敢问你作为专业乐迷的专业性体现在哪里?

《乐夏》设置”专业乐迷“这一评审群体,却似乎并不在意对方的专业性。

这样看来,“专业乐迷”或许只是节目组用来引发争议、增加看点的工具人。

02 尊重摇滚乐

去年,《乐夏》第一季的时候,可以看出节目组是在用心做节目,真正做到了尊重乐队、尊重乐迷、尊重乐队文化。

《乐队的夏天》第一季改编赛

但在这一季,乐队们已然沦为了节目组获取流量的工具至于基本的尊重,早就荡然无存。

一个例子,就是Rustic乐队第一次出场时,节目组照流程放了一段乐队前采的片子。

在那个短片中,导演去到了Rustic乐队主唱李岩的住处。

那是一间狭小的出租屋,屋子里放了一张单人床,除此之外,没有多余的东西。

李岩拿起杯子,给自己冲了一杯咖啡,镜头盯着他冲泡咖啡的动作。

跟拍的导演直接问:“这是速溶咖啡吧?”

在国内一直都有速溶咖啡不如手磨咖啡的鄙视链,喝速溶暗示你的经济条件可能不太好。

《都挺好》里,苏大强非嚷着要喝手磨咖啡,就是这种鄙视链的一个表现。

所以,当导演非要问出那句这是不是速溶咖啡时,已经对李岩非常不友好了。

她可能是想借这句话提醒李岩自己的贫困,如果他肯开口,这就又是一个乐队主唱为了梦想北漂十年、住出租屋、喝速溶咖啡的感人故事。

可惜,李岩本人并不以此自苦。

接着镜头慢慢晃到了他住的房间外面,拍狭窄的空间、斑驳的墙面、昏暗的光线……

我在屏幕前看到这一幕,下意识的反应是心疼。

随即,我反应过来节目组的居心叵测。

这是一种镜头构建出来的贫穷,我所感受到的贫穷、窘迫并不是李岩真实的心境。

显然,他并不认为住出租屋、喝速溶咖啡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但镜头却处处在强调、暗示这种耻感。

节目组和节目嘉宾本应该是互相成就、互相保护的关系,但《乐夏》为了节目效果,已经牺牲了对乐队基本的尊重。

03 乐队版”故事汇“

作为乐迷,本季《乐夏》没有特别出色的舞台、歌曲还不是最致命的。

最致命的是,舞台部分的表演时间被大大缩短

为了看到想看的乐队舞台,你必须忍受前面一大段冗长的“故事汇”。

讲故事,本身无可厚非。

在欣赏舞台之前,了解乐队背后的故事也是常规操作。

但作为一档音乐类综艺节目,音乐舞台永远是最重要的。从时长和节目重点来看,《乐夏》早就已经本末倒置了。

Joyside、重塑、Rustic......每一支乐队都有属于自己的完整的故事线。当然,作为观众,我并不反感听乐队的故事,他们的诞生、重组,乐队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些都挺有意思。

但我看《乐夏》不是为了听故事,乐队们来到《乐夏》也不是为了讲故事。

乐迷们想听的是歌。

乐队们应该也不希望上了节目之后最大的话题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而不是自己的舞台作品。


夏天已经过去,《乐队的夏天2》的十强也已经诞生。 本该到了节目最精彩的环节,但我却没有继续往下追的热情了。

我曾经真情实感地追过第一季的《乐夏》,它带给我的快乐太深刻了,所以看到这一季的《乐夏》,难免会有些失落、失望。

希望接下来的几期节目能扭转风评吧,不然乐迷和乐队们都只能寄希望于下一季和下一个夏天了。

 短评

没有太多惊喜也没有太多意外,没有超越第一季...歌词也要改,纹身还得遮,限制这么多真的让人很反感xxxx,乐队应该是自由的,音乐更应该是自由的.....不知道怎么讲才好......

7分钟前
  • 我是机器人1号
  • 推荐

不否认mandarin几个哥们儿挺有实力,但是“有自己的声音”“代表一种新的可能性”。。。exm?模仿RH到这个份儿上咋还在这标新立异呢?随便拎个<Feral>之类的出来比比除了调没抄其他元素基本一毛一样好吧,10年前的专辑了兄弟,致个敬能死么

12分钟前
  • Tseraph
  • 推荐

每支乐队脸上都写着我想红我想红我想红,这就没意思了,真的。

16分钟前
  • asdfghjkk
  • 较差

被五条人牛哭了!就是爱奇艺的弹幕太没礼貌了。看着让人生气。看来弹幕考试还是有必要的。

18分钟前
  • 力荐

第一季国内最好的乐队和最烂的都来了。第二季虽然整体质量比较高却没有出类拔萃的。为什么第一季没来?充分的说明相比最烂的和最好的,永远是处在中间层的觉得自己是他妈最屌的!ps:当然只看了第一期,没准后面还真有黑马横空出世。

23分钟前
  • 大仙大仙你别吹
  • 还行

感觉这一季功利性很重啊,那么多重组和新组的乐队,一些点评和煽情环节越来越偏离主题了😄五条人是真快乐源泉,不只是哗众取宠,仔细听听其实很有内容,阿珍从此爱上了阿强携手走向梦幻丽莎发廊😂

26分钟前
  • 西门吹雪
  • 推荐

Rocker们的真性情呢,还没隔壁的姐姐真实,问第一季不来为啥第二季来,直接说想红不就得了。

29分钟前
  • 张大水
  • 还行

五条人完成了一次堪称伟大的行为艺术,狠狠地抽了这个流量时代一记耳光。而谁都没有想到节目播出后他们竟然上了热搜,又为这记耳光添上了伟大的伟大的注脚。

34分钟前
  • LiuYulan
  • 力荐

那个被五条人骗的PD又娘又无奈的说“我这一天都经历些什么东西啊” 简直是社畜发自内心的提问。

36分钟前
  • xuer
  • 推荐

你们已经完全丢了第一季的真诚,热搜骂战远多于有意义的讨论。留点情怀分给你们,希望就到此为止,别办下一季了。

40分钟前
  • wekasoul
  • 推荐

乐队的夏天第二季就能告诉你什么叫是伤仲永,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把亚文化这一块儿拿捏的死死的嗷!

42分钟前
  • SadDogParty
  • 很差

这么多优秀的乐队,赛制、剪辑、评委也太无聊了吧,还不如隔壁明日之子4有夏天的感觉。大波浪最适合听现场。第一次听大波浪乐队是2014年的夏天,我刚高考完,一切都还未开始。又到一年高考结束的夏天,又见面了。超级斩乐队超级废嗓,很嗨很惊喜。五条人明明很强歌词牛逼大家不识货,多亏他们把综艺的节奏带回来了,大张伟一直在拉胯。感觉节目组不懂《乐队的夏天》这个名字的真谛了,夏天没有乐队会被淘汰,他们在舞台上整日整夜地蹦,喝啤酒,大哭,嘶吼。只有夏天的结束能宣告演出的结束。蝉鸣声正沸,评审团没有资格。五条人被淘汰显得乐夏多么不解风情啊。舞台好像一篇背好的命题作文,仁科偏要在格子纸外用方言写诗。“可这毕竟是作文大赛。”顺便拜一拜五条人让我找到更好的工作。

44分钟前
  • Syfannn
  • 较差

五条人不解释自己的音乐,他们就是来消费节目的,插科打诨,然后跑路。他们是内地最富人文精神的乐队。今天,他们是内地最伟大的乐队。

48分钟前
  • 潥阳山
  • 还行

燥起来吧!请周迅来是没毛病的,她和王菲以前可是超级果儿啊! ps:乐夏是唯一可以看到马东吃瘪的地方哈哈哈哈哈。

52分钟前
  • 软唐唐
  • 推荐

可能是第一季大火了,所有人都是带着名与利来的,倒也没说这样不好,没有人不想红,但是五条人的洒脱真的折服了。所有乐队还在凹着队内情感快乐音乐人的造型时,他们带来的是真实

55分钟前
  • 还行

农村拓哉+郭富县城的经典发言:“你一定会找到更好的工作的!”

58分钟前
  • 一抹霞
  • 力荐

尴尬。大尴尬。快进讲话部分。未免太自我感动了点。估计随缘看看了。受不了你圈“啊!摇滚乐!!爷的青春!兄dei们躁起来!!”腔。(你们一个个去年拿腔拿调的,看见人家赚钱了就一拥而上,所以现在也别再标榜这些“圣洁的摇滚乐”好吗。真受不了,不就一音乐形式吗。文艺工作者酸一点也没什么,不过制作组能不能不要假装真诚了?站着挣钱不寒碜。)

59分钟前
  • 慈悲为怀小苔藓
  • 较差

大张伟的嬉笑怒骂还是透出善良,那些以玩音乐为名实则挖空心思博出位想红的假音乐人应该羞耻。

1小时前
  • ins之外的我
  • 还行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五条人 我爱仁科

1小时前
  • 挪威野玫瑰
  • 推荐

我决定了,pick五条人!仁科太搞笑了,简直我的快乐源泉……

1小时前
  • 方枪枪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